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武威日报  >  一版

生态“搭台” 产业“唱戏”——民勤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赢见闻

 2021/08/03/ 18:08 来源:武威日报 记者甘曜毓 李晓天

生态“搭台” 产业“唱戏”

——民勤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赢见闻

  武威日报记者甘曜毓 李晓天

  “朝为庄园夕沙压,不知何处是我家。男人逃荒走口岸,女人在家咽菜糠。”多年前,这首歌谣在民勤县一带广为传唱。

  插向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深处的民勤绿洲,曾经的生态环境正如歌谣中传唱的一样脆弱。

  石羊河,民勤绿洲赖以生存维系的源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石羊河上游水资源需求量成倍增加,造成位于石羊河下游的民勤来水减少,土地日益沙化。《民勤县志》这样描述:新中国成立前,民勤县有26万亩农田受到风沙危害,60多个村庄被沙压,每年约2.3万人迁徙他乡。

  困则思变。如何缓解沙暴漫天的现状?透支、牺牲环境的老路子肯定不能再走了。民勤县清晰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

  2007年1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民勤县从实施生态补水、关井压田入手,改善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累计关闭机井3018眼,压减配水面积44.18万亩。同时,深入开展大规模防沙治沙和国土绿化行动,“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78.48万亩,工程压沙28.4万亩,民勤绿洲正被一条长108公里、宽2至6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带紧紧拥抱,斩断了两大沙漠“合围之势”。

  “石羊河上游来水和外流域调水逐年增加,但民勤的‘心脏’红崖山水库调蓄能力严重不足,很大程度影响了水库运行安全和红崖山灌区生产及生态用水需求。”民勤县水务局副局长赵兴彦说。

  红崖山水库始建于1958年,是民勤县唯一的地表水调蓄工程,60多年满负荷运行,已经无法满足该县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016年4月,水库加高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历时5年,于去年7月竣工验收。如今,红崖山水库库容达到1.48亿立方米,从黄河、石羊河等流域引水而来,汇聚于此,再通过密密麻麻的水利设施,为民勤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水兴产业旺,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去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466元,较2007年增加11597元。农业单方水效益达21.7元,较2005年增加19.04元。

  生态含绿,发展含金。数据是抽象的,其背后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微观场景,更能让人触摸到火热的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

  田头金满地,又到丰收季。进入7月,民勤的大漠蜜瓜陆续上市,销往全国各地。在民勤蜜瓜产业园泉山万亩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瓜田仿佛给大地披上了“绿装”。

  近年来,民勤蜜瓜异军突起,持续走俏市场,泉山镇瞅准时机,打破村组界线,集中连片种植,形成了蜜瓜集聚产业带,蜜瓜种植面积达到了2万亩。今年上半年,已销售温室蜜瓜350吨,棚均产值3万元以上。按照现行蜜瓜市场行情测算,露地种植的蜜瓜亩均纯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

  “蜜瓜产业真正成为全镇产业振兴、群众致富增收的首选产业。”泉山镇党委书记白亮介绍,“我们采取‘党组织+专业合作社+招商引资企业+农户’的共建模式和‘保底收益+利润分红’的合作经营方式,由专业合作社负责出资、销售,党组织负责建设、运营,农户负责种植、管理,按比例分配收益,统一规范管理,提升产品品质,实行错期种植、错峰销售。”

  泉山镇和平村村民王明祥在田中忙碌,摘取丰收的“甜蜜”。黄澄澄的蜜瓜躺在绿叶上,轻轻一扭瓜蔓,顺势往后扔进收瓜车,车上蜜瓜早已满满当当,有几个还滚落地上。

  “过去我们村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为主,每亩收益几百元,种地就是糊个口。这几年蜜瓜价格好,一些村民种出万元蜜瓜田也不算新鲜。”算完“经济账”,王明祥又给记者算了笔“节水账”,小麦、玉米种植靠大水漫灌,亩均用水达到1200方左右,而蜜瓜的沟灌和滴灌用水只有500方左右,效益比小麦、玉米高了10倍甚至更多,用水却只有三分之一。

  “拧紧水龙头的事,等不得、拖不了。”民勤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毛焕锐介绍,“我们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总体思路,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产的原则,不断优化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推广农业节水新技术,发展高效节水特色产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寻求高质量发展,劣势也能转化为优势。民勤县采取“园区+基地”的模式,着力发展收成蜜瓜、东镇茴香、东坝人参果、大坝沙葱、蔡旗韭黄、双茨科辣椒、苏武蔬菜等7个农业产业园,不断提升红旗谷现代农业、大漠田园现代丝路寒旱农业2个示范区基础设施和产业服务功能。今年以来,累计建成了8个万亩基地、52个千亩基地、200个百亩基地,上半年全县肉羊饲养量达到235万只。缺水曾经是民勤的短板弱项,但是通过“以水定产”倒逼主导产业绿色发展,不与天争时、不与地争利、不与人争水的优势初步显现,真正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赢。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