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武威日报  >  二版

武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贡献力量

 2021/10/09/ 22:23 来源:武威日报 宋燕 辛金

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贡献力量

  宋燕 辛金

  近年来,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推动文体广电旅游深度融合,持续讲好民族团结进步好故事,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武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浓厚氛围

  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方式,积极指导凉州会盟纪念地发挥“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甘肃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作用,强化“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大力营造“人人讲民族情、人人说团结话、人人做进步事”的浓厚氛围。

  持续开展“七进”活动。深化正确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五观”教育,深入开展“四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自觉以民族大义为重,把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繁荣发展。先后深入武威十九中、中山育英学校、寺巷子社区等地,开展凉州会盟宣讲活动4场次,引导各族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正确树立“五观”,着力增强“五个认同”,持续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氛围。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广泛开展民族政策宣传。设计、制作宣传栏32块、宣传条幅10条,发放宣传页15000份、宣传折页3000册、《凉州会盟》连环画300余本,在电子屏循环播放宣传标语25000多条,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发布宣传信息20余条。先后在南城门广场、武威十九中、武威三中、武威五中、中山育英学校、寺巷子社区、武南供电所、凉州战役纪念馆等10个场所,进行民族政策问题现场解答,接受市民和青少年咨询1500余人次。截至目前,共有5000多名中小学生走进凉州会盟纪念馆开展研学活动,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33个党组织、1600多名党员干部到凉州会盟纪念馆,开展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内容的主题党日活动。策划实施了“石榴杯讲好会盟故事·促进民族团结”有奖征文活动和“石榴杯武威年味·白塔印象”随手拍摄影、微视频大赛,让活动参与者在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同时,讲好民族故事、宣传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

  促进民族地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充分发掘天祝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坚持把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建设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指导天祝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着力打造了天堂镇天堂村、本康村,大红沟镇大红沟村、石门镇大塘村、祁连镇岔山村、抓喜秀龙镇南泥沟村等藏土民俗文化村和民俗文化旅游接待点,其中天堂镇天堂村、本康村,大红沟镇大红沟村、石门镇大塘村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依托天祝县民族歌舞、服饰、饮食等原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改编、新编了一批既有浓郁民族特点又有新时代特色的民族歌舞类节目,创排的大型民族歌舞《千年华锐》以华锐藏族优秀而独特的传统文化为素材,用音乐、舞蹈、说唱等艺术表现手法,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展示了华锐特色文化,为扩大天祝县知名度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藏历新年、“夏至藏乡·清爽天祝”、“六月六”民族传统赛马大会、“百里花海·苏鲁梅朵”文化旅游节、桑吉曼拉节等一大批群众性传统节庆影响力持续提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总结提炼了“天祝八景”“天祝八俗”“天祝八珍”“天祝八艺”等深入人心的文化旅游形象品牌。

  围绕天祝铜牦牛、藏族刺绣等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了一批设计精美、形式多样、便于携带、具有华锐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高原小白”毛绒玩偶获2019年甘肃旅游商品大赛铜奖。持续加大宣传力度,运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讲好天祝故事、传播天祝声音、塑造天祝形象,“天祝文博”快手号稳居全省文化旅游快手大V数据TOP榜前10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到天祝旅游打卡。

  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0年以来,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为天祝县39个贫困乡村配送了价值87万元的文化设施设备,下拔“三馆一站”免费开放资金270万元、“三区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资金88万元、“戏曲进乡村”专项经费114万元,为天祝县争取体育场馆建设资金1210万元,有效提升了天祝县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水平和服务水平。

  组织开展天祝县长城保护专项行动。2020年1月,祁连镇岔山村唐代吐谷浑喜王慕容智墓被天祝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2021年7月,被武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谋划了石洞沟梁长城和乌鞘岭长城的保护修缮项目,东大寺修缮工程(二期)、松山新城修缮工程(二期)项目列入天祝县“十四五”藏区文物保护项目。持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天堂寺赛义囊文物建筑修缮工程全部完成。

  2021年6月,天祝唐卡绘画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武威市新的“国字号”非遗名片。在抓好华锐藏族民歌、土族格萨尔说唱等省级以上非遗项目保护传承的基础上,2021年底前,完成第四批“华锐格萨尔史诗说唱”“华锐赞词”等非遗项目的搜集、整理、评审、公布工作。举办了“格萨尔文化展”“华锐唐卡艺术展”等多项展演展示活动。选派唐卡绘画、华锐藏族服饰制作技艺等项目传承人及爱好者到西北民族大学等高校学习培训,有效提升了传承人的责任意识和传承技艺水平。让优秀的文化项目、文化产品走进少数民族群众。2020年1月,在天祝县南阳山片“下山入川”7号移民点(达秀村)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为群众书写赠送春联15000幅、中堂字画等书画作品2400余幅(件),赠送体育用品80件(套)。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