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武威日报  >  三版

参与文明祭祀 推进移风易俗

 2020/09/02/ 18:50 来源:武威日报

  本报记者梁文晶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许多市民已经提前做足准备,开始祭祀活动。

  在这个思亲追远、缅怀故人的传统节日,不少市民自觉加入到开展文明祭祀活动的队伍中,倡导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志愿者、工作人员也参与其中,共同营造文明、绿色、低碳、安全的祭祀新风尚。

  烧纸换鲜花  分时错峰祭扫

  8月31日上午,距凉州城区14公里的七架沙滩陵园一改往日冷清。在交警的指挥下,前来祭扫的市民将车辆有序开进停车场。一大早,陵园入口桌子上就摆放了一大桶鲜花,工作人员为每一名祭奠者赠送鲜花1枝。林园工作人员介绍:“烧纸换成鲜花的活动自2017年开始,已经开展了3年,倡导文明祭祀、保护环境,让更多市民用鲜花代替烧纸进行祭奠。”

  “近日,我们在殡仪馆和所属七架沙滩、永丰、武南、下寨滩、长青5个公墓抽调人员,组成中元节疫情防控和祭祀扫墓工作疫情检测组、交通疏导等,重点抓好入口检测、人员疏散和防止人员聚集、扎堆祭扫。为做好今年中元节文明祭扫工作,推进移风易俗,凉州区殡仪馆广泛开展文明祭祀倡议活动,推行‘分时错峰’祭扫。通过公布殡仪馆、公墓负责人电话号码,采取电话预约祭扫时间、人数,错开祭祀高峰,避免人员聚集、扎堆现象。另外,祭扫人员进入殡仪馆、公墓要佩戴口罩、检测体温、出示健康出行码,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亲友祭扫每次不得超过5人。”凉州区殡仪馆副馆长姜爱军告诉记者。

  文明节俭办丧  网上祭拜祈福

  搭设灵棚、抛洒纸钱、24小时播放哀乐……过去常见的办丧方式已在凉州区悄然改变,取而代之的是设施齐全、服务周到、低碳环保的集中治丧场所和服务。

  8月31日下午,走进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武威市城北殡仪服务中心,院落式建筑群、曲线坡面屋顶,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让人眼前一亮。

  加快推进殡葬改革,保护生态环境,破除丧葬陋习,倡导文明节俭办丧,凉州区政府出台《关于规范城市建成区内治丧行为的通告》,要求党员、干部要率先带头推动殡葬改革,8月1日起在已建成的城北殡仪服务中心或殡仪馆办理丧事,以身示范带动广大群众转变传统丧葬习俗,弘扬治丧新风。

  城北殡仪服务中心总经理潘好昌向记者介绍:“自8月1日投入运营至目前,中心已经为丧属提供了30余场丧事服务,这种文明节俭办丧的方式得到了不少市民的认可。”

  记者了解到,目前有不少祭拜祈福网站和“APP”,用户可以免费为故人创建网上纪念馆,书写逝者生平事迹、上传影像资料、发表纪念文章、在线祭拜留言等。同时,还可以邀请微信好友,加入亲友团,一同书写、祭拜。“网上祭拜又方便又环保,邀请亲友一起在线祭拜,悼念故人的同时,也联络了感情,拉近了亲友之间的距离。”8月31日傍晚,市民李雪花一边向记者演示网上祭拜的操作方式,一边对记者说。

  移风易俗任重道远

  记者在城郊几处公墓采访中,市民反映:“多数市民会主动敬献鲜花,但是仍有部分市民对此‘视而不见’,购买、焚烧纸钱。”

  “近年来,我市在清明节、中元节扫墓、祭拜期间逐渐融入一些现代、文明的元素,网上祭奠、鲜花祭奠等新的形式开始被人们接受。但是不可否认,还有一部分人不愿摒弃上坟烧纸等传统的祭祀习俗,移风易俗仍然任重道远。”市民蔡晓玉说。

  采访中,市民呼吁:传统节日中的陈规陋习的彻底改变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有关部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摒弃不文明行为的同时,更需要广大市民的自觉参与。祭祀真正的目的不在于形式,无论献花、种树还是网上祈福,同样能对已故亲友的寄托哀思。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