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起致富鸽 踏上小康路
——武威市“特色产业富百姓”全媒体集中采访系列报道之十
武威日报记者王瑾 张兴玉
“咕—咕—咕”6月11日下午,在古浪县西靖镇肉鸽养殖基地,此起彼伏的鸽鸣声甚是热闹。循声望去,只见一只只白鸽在笼子里或悠闲啄食、或安静孵蛋,还有的扑闪着翅膀,形成了一幅和谐生动的画面。
“出壳四五天的小鸽子是黄色的绒毛,十来天的时候羽毛就长齐了。看着小鸽子一天一个样,我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养鸽工人曹铭俊来回察看鸽子孵蛋情况。
为推动产业扶贫,培育和提升特色支柱产业,拓宽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西靖镇建设了肉鸽养殖基地,委托古浪县富民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生产经营管理。基地坚持“产业发展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收益、贫困群众有分红”的目标,利用“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建成后将着力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
古浪县西靖镇大漠王鸽种鸽繁育基地工人在察看种鸽生长情况(资料照片)。 武威日报记者王瑾
从山里搬迁到阳光新村的曹铭俊今年已经58岁了,由于年龄大不好外出务工,他在肉鸽养殖基地当起了产业工人。“还是党的政策好,让我在家门口就有了工作,活不累每月还能挣3000多元工资。”曹铭俊笑着说。
和曹铭俊一样,今年52岁的阳光新村村民封青春也是肉鸽养殖基地的产业工人。“在这里上班,管吃管住一天100元,平时主要负责给鸽子喂食、收蛋、打扫鸽舍等工作,既能挣钱还能顾家,比以前在工地打工强多了。”封青春说。
“目前,已养殖种鸽1.7万羽,2019年落实分红6万元。今年计划引进种鸽1万对,种鸽养殖规模扩大到3.5万对,年内乳鸽出栏量10万羽以上,实现销售收入180万元。”西靖镇镇长宋全军介绍,肉鸽养殖产业已带动40户贫困户每户增收1000元,平原村、惠民新村村集体年底可分红26.6万元,带动15户贫困户就近就业,为贫困户创造务工收入54万余元。
今年以来,西靖镇认真落实“十大产业”和“五小产业”奖补政策。截至目前,已完成 “十大产业”扶持政策验收135户,兑付到户资金119万元;“五小产业”奖补政策验收146户,兑付到户资金21.75万元。为降低风险,切实保障群众利益,西靖镇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农业保险全覆盖要求,将肉牛、羊、猪、鸡、设施蔬菜等产业全部投保,实现100%全覆盖。
一个个扶贫产业、一项项扶贫项目,成为了产业扶贫的“摇钱树”“聚宝盆”,西靖镇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为往日贫瘠的土地注入发展的生机,让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甩掉了“贫困帽”,踏上了小康路。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06月10日档案见证小康路 聚焦扶贫决胜期 ——我市开展"6·9"国际档案日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