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武威日报  >  一版

劲风吹来满眼春——武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纪实之一

 2020/04/26/ 20:17 来源:武威日报 记者张尚梅

劲风吹来满眼春

——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纪实之一

  武威日报记者张尚梅

  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擘画了宏伟而美好的蓝图。

  近年来,一场“美丽工程”席卷武威大地,从此,人们眼中的天马之乡逐渐变了模样。

  2018年,凉州区、民勤县脱贫摘帽!2019年,古浪县、天祝县脱贫摘帽!至此,我市三县一区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

  乡村振兴正当时,脱贫攻坚是关键。

  铁柜山、中大沟、石达板……一个个深居祁连山腹地的村庄,单从名字就可感受其山大沟深、条件严酷。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发展举步维艰。

  李春花原本住在古浪县横梁乡中泉村,多少年了,靠天吃饭,面朝大山背朝天,一年又一年、一辈又一辈,贫穷的帽子总也摘不掉。 

  山上山下两重天。李春花搬迁到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后,日子是一天一个变化:住上了青瓦白墙的新居,吃上了清冽甘甜的自来水,白天在顶乐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当产业工人,下班后在文化广场跳广场舞,真真是幸福敲了门。

  针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实际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我市彻底转变山区群众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方式,斩断穷根,从根本上解决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问题,在深入调研、科学分析、广泛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科学规划,一场旨在让高深山区农牧民群众换穷貌、改穷业、挪穷窝、拔穷根的“易地搬迁”生态移民工程拉开序幕。

  雨天不用一脚泥、吃水不再用驴驮、学堂就在家门口、致富产业门路多……实践证明,搬与不搬不一样,搬前搬后大变样。在这里,移民群众搬出穷窝奔富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正在成为农村创业的生力军;在这里,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正在一步步探索实践中;在这里,移民新村开始化茧成蝶,新的希望正在冉冉升起。

  我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深度贫困,坚持目标标准,贯彻精准方略,实施“一户一策”,全面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从严从实整改突出问题,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全力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武威市地处河西走廊,下辖的古浪县是省定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天祝县为国定“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脱贫任务异常艰巨。扶贫攻坚主战场集中在山区、荒漠地带,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一户不落、一人不少”地攻克深度贫困堡垒至关重要,怎么快速、有效地破解难题?

  脱贫攻坚的根本在于产业发展,如果没有产业,脱贫攻坚就没有根基。

  在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五道沟万亩戈壁农业示范基地的日光温室内,辣椒青翠欲滴,西红柿长势喜人。

  节后受疫情影响,辣椒价格下跌。近日,李志虎四处打电话联系商贩,眼看茄子开始转色,赶在成熟采摘前,他得找好销路。“去年西红柿每座棚收入1.2万元。今年茄子品种好、长势好,根据市场情况,每座棚下来收入也不低。”李志虎说,“去年,我流转的30多座棚,毛收入有40多万元,纯收入能达到30万元。发展戈壁农业给我家带来了开门红。”

  数万人在一片新土地上重新生活,如果没有产业支撑,搬得来也难稳住。

  给钱给粮,都不如引来致富产业实在长远。我市把发展特色产业看作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制定了系列产业扶贫政策,先后印发了《武威市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牛羊菜薯药5个特色产业工作方案及合作社全覆盖、蔬菜保鲜库建设2个专项保障方案,形成了“1+5+2”扶贫产业政策保障体系。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产业脱贫产业富民工程的实施方案》,推进扶贫产业高质量、全产业链发展。出台了《关于扶持贫困县区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着力从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用地优惠、电价支持等方面,培育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目标。

  立春一气正开寅,万物萌生始更新。虽然新冠肺炎疫情给这个春天蒙上了一层阴霾,但在天祝县打柴沟镇庙儿沟村的一座日光温室内,一束束藜麦高低相间,色彩斑斓,长势喜人,天祝县冬季日光温室藜麦试种成功了。与此同时,古浪县富民新村引进“云朵玫瑰”,不久,芳香扑鼻的玫瑰花将开满村庄,为古浪县脱贫攻坚加油助力。

  扶贫产业怎么发展?金融扶持怎么扶?龙头企业怎么带动?去年以来,在产业扶贫的实际推进过程中,我市在体制机制上做了很多有益探索。我市聚焦产业兴旺,坚持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方向,以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为统揽,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旱作农业、设施农业、戈壁生态农业,全市蔬菜、马铃薯、中药材、藜麦等特色优势作物面积达到187.14万亩。加快发展现代绿色畜牧业,规模养殖场(小区)达到1382个,畜禽饲养量2020.6万只。实施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35万亩,累计建成2.27万亩。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不容小觑。作为脱贫攻坚特别是产业脱贫的有生力量,天祝臣祥菌业科技有限公司、甘肃远达集团、甘肃中天羊业、甘肃顶乐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市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发展农业,全市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92户。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全市农民合作社达6745家,建成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8家、省级示范社154家、市级示范社200家;发展品牌农业,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14个,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28个。

  赵雄泰是易地扶贫搬迁至此的贫困户之一。前年,他放下山里的10亩土地,成为古浪县绿洲牛产业基地的一名产业工人,不但在顶乐牧业牛产业基地入股,还到基地打工,各种费用和分红加在一起,一年收入6.2万元,轻轻松松脱了贫。

  我市明确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的责任体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推动乡村振兴往深里谋、照实里做。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逐步建立。

  劲风吹来满眼春,乡村振兴正当时 。“留守村”“贫困村”“空壳村”,正逐渐在消失;“旅游村”“小康村”“文明村”,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