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武威日报  >  四版

非遗:凉州文化的“活化石”

 2019/08/09/ 18:21 来源:武威日报

  本报记者 张宏勇

  在武威这座千年古郡,凉州贤孝、武威宝卷、凉州攻鼓子、西凉乐舞、华锐藏族民歌等一项项技艺、一段段唱腔,看似朴素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历经千百年传承扬弃,构成了凉州民俗民间文化的丰富图景。

  2004年,我市启动非遗保护工作,挖掘整理这一珍贵文化遗存,让历史文化“活”起来。如今,全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9项,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35项。它们中有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有的荣登大雅之堂,熠熠生辉……

  凉州贤孝  传承于盲人的塞上古音

  凉州贤孝是凉州本土所独有的、不可替代的一种古老而悠久的民间说唱艺术。

  现存文献上所能看到的关于凉州贤孝的最早记载始于明朝。明人聂谦《凉州风俗录》中详实记载:“州城俗重娱乐,虽无戏而有歌曲,古称‘胡人半解弹琵琶’者今犹未裹,而此时最盛行无如‘瞎弦’……其音苍凉粗猛,殆为塞上古音,听之令人凄然。”

  凉州贤孝,音乐以悲音见长,善于演唱凄婉哀怨、悲欢离合的故事,独具艺术特色。内容主要以述颂古今英雄贤士、淑女节妇、孝子贤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故事为主,因多喻隐恶扬善、喻时劝世、因果报应、为贤行孝等,故名为“贤孝”。其演唱形式有说白、诵唱和伴奏,由一人完成或数人搭班子演唱。说白、诵唱自由多变、不拘一格。说词主要是配合唱词讲故事,多以七字为主。音乐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唱腔曲牌,曲调流畅动听、富于变化,并能即兴发挥。唱腔有高、平、低之分,音有花音、苦音之别。唱词以凉州方言为主,幽默风趣、通俗生动。

  凉州贤孝分段子和大戏两种。段子多为一事一唱,在小故事中加入大量说教、劝诫内容,简洁明快。大戏一般有家书和国书两大类,家书主要反映人情世故、悲欢离合的生活故事;国书主要内容为帝王将相、国事兴亡,近现代政治事件也有反映。

  贤孝为师徒间口传心授,艺人多为盲人,故又被称之为“瞎弦”。

  武威宝卷  脱化于唐变文的“劝善书”

  宝卷是唐代敦煌变文、俗讲,宋代说经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吟唱文体,流行于河西一带,凉州庙山、张义等地尤为盛行。

  宝卷在继承变文、俗讲和说经的同时,更加民族化、民间化,是地道的中国民间说唱文学的一种。宝卷虽脱化于变文,但在继承变文的同时加以发展,更显民族化、地域化。其注重情节结构,多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连环式手法来创作故事,且多通过离奇的情节吸引听众。

  宝卷韵词由五言、七言、十言不等,多反映老百姓社会生活、衣食住行,寓意多为谴责忤逆、规劝孝道、惩恶扬善,结尾是统一的劝善诗。主要形式为韵白结合,有说有唱,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起到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语言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大量使用方言俗语,通俗易懂又显亲切自然。其中,白话是念卷人叙述故事情节的一种表演手法,相当于戏曲中的道白;韵文则是念卷人为抒发爱憎感情、烘托渲染气氛而吟或唱。乐器有三弦、琵琶、笛子、鼓等,亦为师徒口传心授。一般分为三部分,主体是正文。卷首一般是定场诗,即开卷部分,起到预示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然后以白话“却说……”开头,进入正文部分;结尾部分是千篇一律的收场诗。

  现留存于世的武威宝卷脚本,约有六七十种,吸收了凉州贤孝中的相关调子,有异于其他地方的宝卷。其内容分为四类:一为反映宗教题材的,包括佛教、道教和儒家传统思想等;二为反映历史内容的,包括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等;三为反映社会日常生活的,包括家庭和社会道德、婚姻生活、生产劳动等;四为反映理想生活内容的,多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

  凉州攻鼓子  独具历史特色的西部“鼓魂”

  凉州攻鼓子有近2000多年的历史,是西域乐舞和中原乐舞交融产生的独特的西部鼓舞艺术。据专家考证,其为汉唐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与大唐李世民出征时表演的《秦王破阵乐》颇有渊源。

  凉州攻鼓子舞以凉州四坝镇最负盛名。传统的攻鼓子舞一般由数十名到上百名精壮男子组队,表演风格浑厚而豪迈,给人以威武雄壮、粗犷豪放的美感,表演的阵型变化万千、气势恢宏,具有强烈的西部特色。表演特点是打起鼓来要手到、眼到、神到,姿态潇洒,干净利落,稳健大方。基本打法可用四句口诀概括:“双手胸前划弧线,交错击鼓轮换翻,上前踏地凭脚力,挺胸抬头身不弯。”

  每年正月表演攻鼓子,由社火队组织,走乡串户进行表演,有时还要进行击鼓表演,叫作会鼓子。会鼓子的场面十分壮观,每队鼓子都有一个领队指挥,几十队甚至上百队鼓子汇在一起,由数十面大鼓配合协调节奏,外加锣镲烘托气氛。

  1957年,凉州攻鼓子赴京参加中国民间文化表演一举成功。1990年4月,甘肃电视台拍摄电视艺术片《西部之舞》,攻鼓子作为重点节目之一被介绍至全国,之后,凉州攻鼓子声名大振,被称为西部“鼓魂”,并作为“八五”国家艺术学科重点科研项目,编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

  西凉乐舞  中原王朝乐舞中的精华

  西凉乐舞是凉州当地音乐、中原汉族音乐与龟兹、印度音乐融合交流而成的一种丰富多彩、美妙动人的乐舞,是中国民族音乐弥足珍贵的瑰宝。

  凉州最早的乐舞,出现在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王景寨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打击乐器彩陶鼓、舞蹈纹彩陶盆、吹奏乐陶埙等证明了这一点。前凉张骏墓中就葬有乐器,《太平御览》记载:“后凉咸宁二年,有盗发张骏墓,盗得白玉尊、紫玉箫。”

  汉代以后,中原地区的旧曲雅乐流传至河西地区,五凉时期中原音乐、舞蹈随大量中原流民涌入凉州,逐步流传。在凉州与西域日益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胡声”加入形成独具特色的凉州乐舞。西域乐舞传入河西,最早的记载是在前凉张重华时。《隋书·音乐志》载:“《天竺》者,起自张重华据有凉州……歌曲有《沙石疆》;舞曲有《天曲》。”

  河西乐舞的真正形成是在后凉。吕光于公元384年远征西域,班师东归时,“以驼二万余头致外国珍宝及奇技异戏”。这是西域文化艺术传入凉州的最早记载。到姑臧后,他将乐人舞伎和各种乐器编成舞队,加以龟兹乐曲,与中原乐舞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因凉州在长安、洛阳以西,后来人们把五凉时期形成的乐舞通称为西凉乐舞。

  现代国学大师陈寅恪认为:“唐之胡乐多因于隋,隋又多传自北齐,而北齐实承北魏。当然北魏胡乐又是由凉州及河西传入的。追本溯源,北魏至唐数百年间宫廷乐舞的源流,均与凉州和河西地区息息相通。”西凉乐舞发展到了隋唐时期,成为国乐,是隋唐燕乐中最早的一部大曲,其中《西凉伎》成为隋唐九大伎之首。自唐而后流传至大江南北,名满天下,对后世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

  华锐藏族民歌  记录华锐藏文化的史诗

  华锐藏族民歌是一幅反映华锐藏族语言、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理想愿望的历史画卷。其主要流传在天祝县境内及张掖市肃南县等,盛行于各种集庆宴会等。

  作为华锐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藏文字出现以前,就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并以唱词洗练、富有文学性、旋律优美动听而著称。公元7世纪藏文字应用推广后,经文人整理、提练和再创造,更具艺术感染力,从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华锐藏族民歌分为勒和拉伊。勒,也称酒曲、家曲,一般句数不等,有三、五、六句,多至十余句,每句的音节相等,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相互对仗,形成相对稳定的程式。拉伊,即情歌,在华锐藏族民歌中占有很大比重,数量之多、流传之广不亚于酒曲。在敦煌文献资料的藏文残卷中,古代藏族人的语言交流就有用民歌表达的习惯。到公元11世纪,勒体民歌作为安多藏区群众最为喜爱的民歌形式之一逐步流传开来,华锐藏族人作为安多藏族人的一支,继承并发扬了勒体民歌的形式和内涵,逐渐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新的多重民歌形式。

  华锐藏族民歌自成体系,艺术手法上有独到之处,常用比喻、拟人、夸张、双关、联想等修辞手法,形式上以格律体为主,非常讲究韵味。其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分类齐全,涵盖宗教文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及社会生产等,是反映华锐藏族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口碑百科全书。近年来,天祝县先后整理出版《藏曲珠海之宝》和《华锐民歌词曲精粹》。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