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武威日报  >  四版

秦不渝:人生有梦书为枕 江湖不远侠骨香

 2019/07/15/ 18:25 来源:武威日报

  本报记者李林山 梁文晶

  7日7日,我市作家秦不渝武侠作品集《大地红》隆重首发,该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武威首部正式出版的武侠作品集,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录了近年来作者发表在全国报刊杂志上的武侠故事和武侠小说多篇。《大地红》出版以来,以绮丽优美的文笔,精彩跌宕的故事,受到读者热捧。作家、武威市文联副主席李学辉说:“《大地红》引来凉州红,是对武威文学的一大奉献。”散文家刘梅花在读后感中写道:“读秦不渝小说集《大地红》都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读的,他用文字营造的江湖,犹如枝头的野海棠,繁而纷杂;犹如草在大野,逍遥自在;犹如风沙卷过古城堡,粗粝而浪漫。”

  文学江湖情不渝

  为什么会选择武侠小说写作?

  秦不渝说,故乡和童年是一个人成长的支点,也是一个人梦想起航的支点。走上文学之路,我要感谢我的父亲和我的故乡。

  父亲为人豪爽,生在深山却喜爱读书,他的言行深深影响了我。人生有梦书为枕。一直记得,寒暑长假,回到旦马老家,父亲的那几板箱藏书,从三侠五义到四大名著,从《红卫兵》到《大众电影》,被我翻得昏天黑地。施耐庵和金庸等名家,给我打开了一扇神奇绝伦的窗户,始知现实之外,还可以恣肆淋漓,可以荡气回肠。

  最初尝试投稿,是中考结束赋闲在家时,路过街边的书报亭买了本《上海故事》,看到里面有个武侠栏目,就写了一篇5000字的故事寄过去,很快收到编辑老师的亲笔回信。这极大地鼓舞了我,于是一发不可收拾,从故事创作起步,一步步坚持了下来。

  真正与武侠结缘,是在《今古传奇》发表了第一篇武侠小说。

  2004年,国内老牌期刊《今古传奇》推出《武侠版》,以“新江湖、新侠情、新体验、大武侠”为理念的“大陆新武侠”横空出世,一举创下武侠小说新销量。博大的金庸,风流的古龙,清雅的梁羽生,方块字里绵延的薪火传奇,生生不息。

  秦不渝说:“写武侠小说,不见得爱武,也不见得爱侠,我爱的是江湖。江湖一词多解。多情者,江湖侠骨柔情;豪迈者,江湖壮怀激烈;智慧者,江湖波诡云谲。江湖在我眼里是青白色的,是刀光剑影里的另一种人生。我虽然真名王刚,但因热爱文学的缘故,要走一辈子文学江湖,此情不渝,所以,我有了笔名‘秦不渝’。就是想用手中的笔,御风而行,仗剑而歌,为人生保存一点可供回味的辛辣与甘甜!”

  侠义情结大地红

  《大地红》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取这样一个名字?

  秦不渝说,《大地红》是一个绵延了十年的梦。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原因,数度中断,又数度延续,梦做了十年,书也写了十年。十几年前,当决定写字的候,很多人都不相信,现在新书出版,也有很多人感到意外。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另外一个自己。只要你种下梦想,努力坚持,就一定会收获一些果实。

  《大地红》收录的是近年来在《今古传奇》《上海故事》《民间传奇故事》等刊发表的武侠故事和武侠小说。武侠,没有新鲜的故事,却有新鲜的嘴唇。《与卿书》与《白烛》,便进行了这样一种探索和尝试,是我比较满意的新武侠作品。尤其《白烛》,不仅被《长江文艺》选载,还入选了《武威当代文学作品选》。

  至于起名《大地红》,也是为了圆少年时的梦想。年少多难,父亲离世,家道中落,看尽了分合离乱,领教了世态冷眼,就想率一帮兄弟,让大地蓬勃飞红。这构思和心愿,便是《大地红》的由来。

  作为类型化小说,武侠小说最辉煌已经过去,在当下生活里,武侠有什么现实意义?

  秦不渝说,侠,最早出现于司马迁的《史记》。在《史记》中,司马迁最先为侠客作传。如《刺客列传》《游侠列传》,指出侠“言必行,行必果。己诺必成,不爱其躯。”武侠小说于20世纪初由平江不肖生、还珠楼主等开始文体探索,上世纪60到70年代在港台以金庸、古龙等人的创作定型形成的一种类型小说。

  经过“金古黄粱温”几位大师的演绎,武侠文体内核诚然僵化,但是侠义精神应该万古永存。

  《大地红》出版后,接下来创作计划什么?

  秦不渝说,感恩父亲赐予我书生朗朗的童年,感恩母亲含辛茹苦养育了我。文字虽然不能改变命运,却可以安放心灵。心中有梦,自然停不下行走的脚步。齐飞卿是我仰慕的英雄,是地地道道的武威侠,一直想写一本关于他的小说,这不仅是责任和使命使然,更是一个痴心于武侠小说创作的作者的良知使然。换言之,就是要为武威侠著书立传。所以,接下来我将会全力以赴去书写这篇小说,小说的名字叫《祁连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