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整改系列报道之六
探访双窑湾一级水电站


本报记者 杨鹏元
2017年,经省上相关部门督查,处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的西营河双窑湾一级水电站,存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清运处理不规范、机组维修费油等危险废物未及时送危险废物处理中心处理、厂房周边绿化面积不够、引水枢纽水保落实不到位、厂房区和渠道边坡未加固绿化、引水枢纽未安装生态基流监控设施和计量设施、未建立记录台账等方面的问题,要求全面进行整治整改。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双窑湾一级水电站整改得如何?近日,记者前往该站一探究竟。
顺着西营河逆流而上,来到位于凉州区西营镇五沟村的双窑湾一级水电站,厂房周围和渠堤两边新栽植的松树、云杉、槐树等已经长出了翠绿的枝叶,连翘、榆叶梅、红柳等也抽出了枝条,铺设好的喷灌设施正喷出一朵朵美丽的水花,浇灌着这些树木。
在上游距离发电车间3公里处的双窑湾一级水电站进水枢纽,进水口监控室建在河道上数米之高。管理员胡福生一边用电脑查看下泄水情,一边在工作日志上写下:“14时,下泄水量1.96立方米/秒。”胡福生指着流量监控设备上显示的数据说:“下泄水量是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重要数据。按照要求,在丰水期水流量不能低于每秒1.77立方米,枯水期不能低于每秒0.488立方米,这都是经过科学计算的。”
“为了确保生态下泄流量达到要求,我们专门在进水枢纽设置了无障碍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和计量监控设施,并与凉州区水务局、省水利厅水利信息平台联网,实现了在线监控和预警管理。”双窑湾一级水电站站长王飞告诉记者,为了杜绝河水污染隐患,水电站与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签订了协议,集中收集统一清运,建立了定期回收拉运记录台账。此外,按照水土保持要求,水电站完成了渠堤两边、厂房区等周边区域植树种草等水保措施。在厂区内设立垃圾收集箱、污水收集池,集中收集生活垃圾、污水,并与凉州区环卫所、市供排水公司签订垃圾、污水委托处置协议,定期进行拉运处置。
“作为企业,不仅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还要主动承担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王飞说,今后将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加强运行监管,确保生态流量足额下泄,持续开展厂区、边坡生态修复,加强对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和污水管理,确保不再发生影响生态环境问题。
相关新闻
- 2018年06月28日马青林在武威张掖开展生态领域立法调研时强调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 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制保障
- 2018年06月27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整改系列报道之三 石门沟的今与昔
- 2018年06月22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整改系列报道之二 消失了的“千马龙”
- 2018年06月20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整改系列报道之一
誓让矿山变绿山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